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dianyingku.cc

第9节(2 / 3)

了钱。他们的成功,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前往深市淘金。

深市招商引资做的极好,在这里当个工人,比在家种地看天吃饭强多了。

广场上摆着许多招工的桌子和牌子,但负责招工的人懒洋洋的,有人上前问才说几句。

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深市找工作,除了生产销售旺季,他们不愁招人。这就是深市,广场上有很多摆小摊的人,每个人都充满干劲儿。

顾辛夷没急着找庄建立,他和贾雯在深市待了这么多年。不管混的怎么样,总会认识一些人。

越是底层的人,做起事来越不讲究。深市人口流动大,犯罪率也比别的地方高。庄建立要是狗急跳墙,雇人找顾辛夷麻烦,她被动迎击,总不如痛打落水狗爽快。

这趟来深市,顾辛夷一共带了一万多块。一想到王秀英两口子,看到钱不见后跳脚的样子,顾辛夷就高兴。她这一下子,几乎把家里所有现金都带走了。

一万块在九八年可不是小数目,是孙燕含辛茹苦,攒了近十年,为庄聪上大学和娶媳妇儿准备的。

也多亏王秀英和庄老头不相信银行,非要把钱藏在家里。不然顾辛夷想把原主赚的钱都带走,还得费些功夫。

“大姐,要找工作吗?俺们这里管吃住,待遇可好了。”

顾辛夷在广场上站了不到十分钟,就有人上前问她要不要找工作。

说话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,满口方言,说话时眼睛滴溜溜的转。看似热情,其实心里藏奸。

顾辛夷往后让了一步,不让对方碰自己,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回:“不用了,我是深市人。”

冷不丁听到这么标准的普通话,杨菊愣了下,没再纠缠退到了一边。

她见顾辛夷穿着八十年代的旧衣服,还以为她乡下人刚进城,想骗一波,哪知是个城里人。

其实要是深市本地人,也不是没好处,杨菊瞟了眼顾辛夷的背包。深市上打扮的这么朴素,又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,身上管保带了钱。

杨菊暗暗盯住顾辛夷,找个空把她的穿着打扮,告诉了同伙。

九十年代恶婆婆7-8

九十年代末的深市,热闹是真的热闹,乱也是真的乱。

顾辛夷买了一大摞厚厚的报纸,找了家kfc,坐在里面看深市最近的新闻,以及国家新政策,

就她看个报纸的功夫,广场上发生了三起偷盗,一起抢劫的事件。

被抢的人是来深市探亲的,脖子上戴的金项链被人一把扯了下来,金耳环也没保住,耳垂都被拽烂了,在广场上嚎啕大哭。

警察来做了登记,但抢劫的人骑着摩托车,早跑到天边去了。

关于这段历史,顾辛夷不算陌生,九八年时一代身份证都没普及,身份造假也容易。

很多从事非法活动的人,都是社会边缘群体。他们也许今天是乞丐,明天就成了收保护费的混混,又过一个月可能加入野鸡帮派中。

人口流动大,身份信息不明,为警方破案制造了很大难度。

天网系统还没建立,很多犯罪分子,换个身份证和住址,就能逃脱法网,泥鳅似的难抓。

对于现在的华国来说,一时的治安不稳定,就像经济发展的阵痛。随着国家不断发展,科学技术和法制建设的进步,深市乱象不复存在。

和楠城相比,深市处处都是新气象,崭新的摩天大厦,充满激情的生活节奏。

大致看完报纸,顾辛夷对在深市的发展有了初步计划。她打算创业,在创业之前,通过打工积攒人脉。

当然,顾辛夷没打算进工厂上流水线,她准备印一打名片,做外贸高级顾问。

这时代大学生很吃香,但更吃香的是有真才实学的高端人才。

顾辛夷从小就是别人口中的天才,不仅擅长多门外语,在商务外贸领域也极有作为。没激活炮灰自救系统时,她就是多个领域的专家。

隔了二十多年,顾辛夷有种大学生重回幼儿园的感觉,生出几分蠢蠢欲动之感。

本金一万,不算多,但也不少,在十八线县城能买一套房子,但拿来做像点样的生意,又远远不够。

快速读完报纸,顾辛夷留下几张比较有用的,把剩下的报纸放到旧报刊回收处。到了吃饭的点,她在店内吃了点东西,出门时天已黄昏。

深市天气比楠城暖和许多,同样的时间点,天也更亮。

顾辛夷准备搭乘公交,到五站外的酒店定三天房间。然后利用这个时间,找房子、置办行头,为找工作做准备。

她背着帆布包,走出门没多久,撞见一起抢包事件。

被抢的人是个老奶奶,她抹着眼泪踉跄追小偷,脚步蹒跚的样子十分可怜。

眼看追不上小偷,她一把抓住顾辛夷的胳膊哀求:“大妹子,求求你帮我追小偷吧,那可是我家儿子的救命钱。”

顾辛夷还没答话,老奶奶主动去拉她的包:“我帮你拿着包,你跑起来轻快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